去年上半年,廣東元電科技有限公司(后文簡稱“元電科技”)入孵仲愷創新投園區,短短半年間,斬獲500萬訂單。今年,元電科技獲數千萬投資,正在浙江開辟版圖,加速子公司的產品線布局。
看到這里,或許你很難相信元電科技“背后的男人”許鐵,在成為新型電池行業的新貴之前,險些成為程序員。
一個念頭到一個公司:
程序員跨界,從IT行業到更朝陽的行業
元電科技的CEO許鐵,原本是學計算機的,他的同學們大多數都跨入IT行業當起了穩定高收入的程序員。但他不這么看這個大熱門專業,許鐵認為“計算機,都是用別的國家的東西。”不甘心做一名跟跑者的他,內心始終有一個信念:我應該趁早踏入一個國內外起跑線差不多的“朝陽行業”。這個信念,在許鐵心中悄悄發了芽。
從老家湖南出來的許鐵,畢業后在東莞工作,隨后上海工作了多年,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在長江中上游轉了個遍”。有一天,他去手機店修手機,看著維修員取下的電池,他陷入了思考:“大哥大這么大,漸漸變成諾基亞那么小,就是因為電池的個頭在縮小。”
在小小的電池面前,他找到了有了人生未來的方向——去新材料新能源行業,生產更前沿的電池。
“驅動之核”鋰電池:
薄如紙片壽命長,長跑型選手的開拓之路
創業,是個不斷走彎路的過程,在那之前,還需要走很多大大小小的路。研發什么核心產品、怎么研發,是第一條需要穩扎穩打的路。
組建好團隊的許鐵,帶領核心團隊成員進行分析,他們認為傳統的電池,主要有兩個問題:第一是充電慢,第二是不安全。意識到電池市場短板后,公司召集各地專家組成研發團隊,將電池的多種原材料進行細分分組研發,研制了快充微小型鋰離子電池。
這款薄如紙片的電池。是許鐵眼中的“長跑型選手”。突破鈦酸鋰電池能量密度低、蓄電量有限、容易脹氣等難題,做到了產品“快充電、長壽命、高安全”。元電科技這一款快充微小型鋰離子電池項目,還獲得了2019“創客廣東”先進制造業創新創業大賽創客組三等獎。許鐵感慨:“2007年到2020年,證明了我當初選的方向是正確的。“
“提速之核”超級電容:
按下快進鍵, 搶占未來產業制高點
如果說鋰電池是元電科技的獲客穩定、一本萬利的“金牛產品”,那超級電容就是元電科技在開拓產業新版圖、新高度的路上一往無前的“明星產品”。這個物理系的新型儲能裝置,使用壽命高達100W次,許鐵表示,“有時候設備都壞了,電池還能用”。
在許鐵眼中,超級電容是可以瞬間爆發的“短跑運動員”。盡管鋰電池跟超級電容兩種設備都可以在需要的時候輸出電流,但相比鋰電池可以在單位體積內存儲大量的電荷,超級電容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電流的效率要比鋰電池高得多。這股涌流而出的電流能夠幫助超級電容快速地為設備充電,給充電進程按下“快進鍵”。
除了壽命長、爆發力強,超級電容這種新型儲能裝置,還對溫度有著更好的包容性。超級電容的使用環境溫度范圍寬達-40℃到+80℃,而鋰電池的寬溫僅為-10℃到+50℃之間。
這個電池屆的爆發型選手,應用范圍很廣,元電科技將會把小的超級電容供給國家電網用于智能表計,大的超級電容則跟汽車企業合作。
事實上,在過去5年內,電動汽車快速登上歷史舞臺,動力電池的市場迅速打開,但上游產業的反應相對滯后,這也就造成了當下車企急用電池,而動力電池供應商交不出電池的尷尬場面。因此,車企深度參與電池的生產、倒逼電池生產業發展成為現狀。當下,元電科技正與國內某大型車企進行深度合作、共同研制超級電容,為車企賦能,幫助搶占未來產業制高點。
駛入雙核驅動“快車道”,
元電科技未來無限可能
在當下,手握鋰電池跟超級電容這兩大王牌產品的元電科技,正加速布局企業的發展版圖。除了繼續發展惠州的母公司元電科技有限公司,在母公司作為研發基地,開發不同的產品線。今年三月起,許鐵還在浙江籌備成立子公司。據悉,子公司由浙江省政府投資、免費供給廠房,也有當地其他公司共同入股,元電科技則是大股東。
這個還未正式面向大眾的“新型儲能裝置生產基地”,擬布局15-20條生產線,打造超級電容全系列生產線,將大型超級電容器的生產研發銷售鏈條全方位搭建起來。
元電負責人許鐵表示:除了跟知名車企共同研發大型超級電容器,超級電容在智能三表、ETC均是潛力市場。未來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智能三表滲透率會進一步提升,也會給超級電容帶來增量需求。
可以預見,元電科技將在與政府、車企的緊密合作下,促進鋰電池與超級電容耦合共生,加速駛入雙核驅動“快車道”,駛向未來無限可能。
金凱能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合作媒體或互聯網其它網站,金凱能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想了解更多內容,請登錄網站:http://www.naotanka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