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蘭州日報
【本報訊】近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青海鹽湖所廢舊鋰離子電池資源化回收關鍵技術研究取得重要進展。青海鹽湖所“廢舊鋰離子電池資源化回收關鍵技術研究”項目針對廢舊鋰電池資源化回收過程,開發并應用了清潔高效回收技術,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其技術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我國新能源汽車迎來了蓬勃發展期。電動汽車銷量的爆發式增長,帶動了動力鋰離子電池的需求增長。然而我國缺乏鋰、鎳、鈷等戰略資源,嚴重依賴進口。動力鋰離子電池經過5~8年使用后就進入淘汰周期,急需回收處置。廢舊鋰離子電池回收立足“城市礦山”,發掘城市內部大量退役鋰離子電池的潛力,使其“變廢為寶”,為鋰電產業提供資源供給。
針對鋰離子電池回收行業缺乏專用設備、回收工藝冗長、三廢排放強度大等行業共性問題,青海鹽湖所王敏研究員團隊依據鋰離子電池的組成和電芯結構特點,研發了廢舊鋰離子電池精準分選與短流程再生技術,并建成了500噸/年廢舊鋰離子電池資源化回收中試線。
研究團隊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將膜分離技術應用于酸浸液提鋰,優化提鋰工藝,回收制備的碳酸鋰主含量達到99.69%;有價金屬元素再生利用階段將分離過程與再生工藝相耦合,經離子調控直接制備三元前驅體并合成正極材料,經測試其電化學性能與純新材料相媲美,大大縮短了再生工藝流程,為廢舊鋰離子電池的綠色高效回收利用提供了新途徑。項目開發的廢舊鋰電池資源化回收技術,有望解決當下大量廢舊鋰電池退役帶來的環境壓力。
金凱能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合作媒體或互聯網其它網站,金凱能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想了解更多內容,請登錄網站:http://www.naotanka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