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兩則消息,背后都透露出另外一個極具潛力的鋰電池應用市場即將到來。
一則是近期南方多地電力吃緊,限電成為多個省市的高頻詞,如何緩解電力不平衡成社會痛點;另一則是剛剛結束的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國家提出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等八項重點任務,并設置了力爭到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兩則消息來看,第一則顯露出的是近期電力供需不平衡的現實矛盾,第二則則是從長遠來看清潔能源、綠色能源未來或成為主要能源供給。
湖南中部一家工業園區的負責人表示,自近日開始“限電”以來,企業的用電量相比之前下降了20%至30%,“到了年底,很多企業正在開足馬力生產,‘限電’對于企業的設備運行、訂單交付都會產生一定影響。”
業內人士指出,未來隨著可再生清潔能源占比的提升,儲能將可最大程度解決清潔能源消納的陣痛。“風電、太陽能發電的隨機性和波動性一直是個大問題,‘新能源+儲能’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新能源的波動性,改善新能源發電的可調節性,”一業內人士表示,同時還可以靈活應對“缺電、限電”等突發性危機。
可以看出,無論是解決現實問題,還是從長遠能源結構轉變來看,儲能,尤其是效率更高的電化學儲能都將不可或缺。而從儲能技術路線的發展趨勢來看,以鋰離子電池為主的電化學儲能無疑將是未來的主流技術路線。
從配套的儲能鋰電池出貨量來看,2019年我國儲能鋰電池出貨量約為3.8GWh,同比增長26.7%。當然,這一數字與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出貨量還無法相比,但從增速上來看,儲能鋰電池正在快速增長。數據顯示,僅今年1-6月,盡管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我國儲能市場鋰電池出貨量還是高速增長了132.2%,達到2.2GWh。全年數據無疑將會增長更為明顯。
近年來,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帶動,動力電池成本大幅下降,技術快速提升,這也成為驅動電化學儲能產業發展的“內核動力”。數據顯示,過去十年,鋰電池性能提高了3倍,成本下降了90%,在儲能領域的商業化應用條件基本成熟。在今年“兩會”期間,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毓群在《關于加快電化學儲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引領全球能源變革的提案》中指出,以鋰電池為主導的電化學儲能場地條件限制小、選址布局靈活,在安全性、能量轉換效率、經濟性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春江水暖鴨先知,曾毓群的提案也是因為寧德時代已經明顯感覺到電化學儲能市場爆發帶來的紅利。寧德時代發布的2020年半年報顯示,其儲能系統銷售收入為5.67億元,同比增長136.41%。這還是在新冠疫情沖擊的背景下,可想而知其全年儲能市場銷售收入將會大幅增長。
當然,不止寧德時代,儲能市場的大蛋糕多數企業已經嘗到。過去幾年,比亞迪、寧德時代、國軒高科、雙登集團、南都電源、億緯鋰能、陽光電源、科陸電子、瑞浦能源、海四達、銀隆新能源等企業在儲能市場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項目大多集中在海外電力市場較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
國內機遇的到來,又有更多玩家進場。據電池中國網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多家鋰電池企業在儲能領域拿下大單。從今年鋰電池企業參與儲能市場的動作來看,目前鋰電池企業在儲能市場的拓荒仍處于初期階段,多數企業仍然以價格戰搶訂單,以拿下大型儲能項目訂單為主。另外,不少頭部電池生產企業已經針對儲能應用場景和市場特點,針對性地布局儲能電池。同時,頭部企業寧德時代開始全產業鏈布局,儲能市場的趨勢和發展特點日漸清晰。電池中國網梳理了儲能產業發展的幾個趨勢:
儲能大單頻現 多家頭部企業交付儲能大單
今年1月,寧德時代承建的國內規模最大的電網側站房式鋰離子電池儲能電站——福建晉江儲能電站試點項目一期(30MW/108MWh)并網成功。據估算,即該儲能電站滿放一次,可保障1萬3千多個三口之家一天的用電。
4月,由億緯鋰能旗下公司投建運營的近10MWh儲能項目通過驗收及并網投運。
6月,國軒高科獲得華能蒙城風電40MW/40MWh儲能項目訂單,并于8月底交付驗收。
9月,中航鋰電中標平高集團2020年88MWh儲能項目。
10月,由平高集團有限公司承建、力神電池提供儲能系統的中新生態城(惠風溪)小鎮電網側示范類項目——10MW/10MWh集中式儲能電站順利通過驗收。
11月16日,2020年青海光伏競價項目對儲能系統采購進行公示,其中比亞迪獨攬兩大標包:65MW/130MWh;20MW/40MWh儲能項目。不過根據規則,比亞迪只能選其一,另一個標的極有可能被第二中標人的力神電池拿去。
今年以來,頭部鋰電池企業陸續拿下國內多個儲能示范項目大單,可以看出,頭部動力電池企業在儲能市場的活躍度明顯增加。當前,儲能應用還面臨著成本問題,其中電池成本占據大頭。眾多鋰電池企業參與進來,表明電池成本的下降已經有跡可循,有望加速儲能成本下降步伐,推動儲能規模化應用。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儲能市場的前景可比擬新能源汽車市場,尤其是在政策引導下,儲能市場的大爆發應該很快到來。
多家企業布局儲能電池 今年投建明顯增加
頭部鋰電池企業在儲能用電池領域的布局也在加大,不少企業斥巨資開始布局儲能用鋰電池。
今年2月,寧德時代宣布投資200億元,加碼動力及儲能電池項目建設。其中投資具體項目包括寧德時代湖西鋰離子電池擴建項目、江蘇動力及儲能鋰離子電池研發與生產項目(三期)、電化學儲能前沿技術儲備研發項目等。
4月,億緯鋰能宣布,公司子公司湖北億緯動力擬與荊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就儲能電池項目簽訂《合同書》,在荊門高新區建設6GWh/年的鋰離子儲能電池產能。
7月,南都電源披露非公開發行預案,擬募資不超14.16億元,用于年產2000MWh 5G通信及儲能鋰電池建設項目、年產2000MWh高能量密度動力鋰電池建設項目、新能源電池研發中心等項目。
9月,上海電氣國軒5GWh電池項目達產,據悉該項目是國軒高科在儲能領域的重要布局。
11月,廈門海辰新能源總投資27億元,年產15GWh儲能電池項目也啟動建設。
鋰電儲能市場的爆發可能要早于人們的預期,同時碳達峰、《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等政策的推動,會讓這一市場較早到來。嗅覺敏銳的頭部企業,已經早早進行產能布局,希望在市場大爆發時有貨可出,能迅速占領缺口市場。值得一提的是,儲能用鋰電池(以磷酸鐵鋰為主),與傳統車用磷酸鐵鋰電池在循環壽命、經濟模式等方面還有較大區別,相信未來幾年,會有更多的大型儲能電池項目陸續布局。
儲能市場初期階段價格戰仍然突出
2018年平高集團的電網側儲能招標中,比亞迪電池簇報出了0.86元/Wh的最低價,令業界震撼,業界猜測比亞迪彼時的電池供應已經突破了0.7-0.8元/Wh的成本線。
在今年青海光伏競價項目對儲能系統采購中,比亞迪再次以最低價中標。據悉,從青海光伏競價項目中標實際單價來看,比亞迪儲能系統最低單價為1.06元/Wh,同樣讓業界大為震動。
事實上,在今年5G基站儲能磷酸鐵鋰電池招標中,比亞迪雖有參與,但并未中標,因為有企業報價更低。如在中國移動的2GWh鐵鋰電池招標中,有9家企業鐵鋰電池不含稅單價報價低于0.7元/Wh,含稅單價最低的也僅為0.7元/Wh。
與其它新興市場類似,儲能市場前期的低價競爭預計不可避免,但有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市場的前車之鑒,尤其是頭部企業的進入,這一市場的價格戰會持續多久還有待觀察。但有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市場的經驗,且進入這一市場的頭部企業在整體議價、產業鏈布局及售后服務能力方面更強,可能這一市場的“百團大戰”不會太久。當然,儲能市場的蛋糕足夠大,且各地區也有著不同的政策支持,因而仍存在較多不確定性。
金凱能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合作媒體或互聯網其它網站,金凱能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想了解更多內容,請登錄網站:http://www.naotanka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