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是現代電子產品的能量包。
當每日夜幕降臨之時,人們進入夢鄉,手機電池也開始儲存新的能量,等待第二天的消耗。電池不僅改變了我們的日常方式,也改變了我們使用的電子設備。
自1991年索尼推出首個商用電池后,為當時的便攜式照相機、攝影機解決了電池壽命短的問題。
時至今日,小小的電池提供了不少的方便。
全球每年售出超過70億個鋰電池,估計到2027年,這一數值將增加到150億。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出現,鋰電池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電動汽車依靠電池,代替原來汽車的化石燃料是未來汽車行業的趨勢。
但同樣,電池依舊有局限性和不穩定性。
生活中便攜式電子設備的范圍不斷擴大,我們對電池電源的需求在未來也會猛增。
鋰電池的工作原理很簡單,是使帶電的鋰顆粒將電池從一端傳送到另一端,并通過中間的液體電解質
鋰離子電池如此受歡迎的原因是“能量密度”,也就是電池可容納的最大能量。
電池本質上由三個關鍵組件組成:負極、正極以及電解質。電極的作用取決于電池是在充電還是在放電,在陰極和陽極之間切換。
在鋰離子電池中,陰極通常由包含另一種金屬的金屬氧化物制成。充電時,鋰離子和電子從陰極移動到陽極,在那里它們作為電化學勢被“存儲”。
一臺電動汽車的電池就相當于數千個iPhone電池,未來如果可以存儲更多的能量,減少充電次數,提高其效率,可能對駕駛的未來產生巨大的影響。
所以,我們一直在找尋更好的鋰電子替代品,來減輕其對環境的影響。
每個人都在使用兒童開采的鋰電池
鋰并不是大多數現代電池的唯一金屬,大多數的鋰也將鈷與鋰結合使用。
即使這樣,采取原料的時候會有大量有毒物質被釋放。世界上一半的鈷礦位于非洲的剛果,因為貧窮童工不得不參與到采礦工作中。
這不僅不利于礦山的安全,也會因為礦石的有毒物質影響到他們的健康。
蘋果、特斯拉等頂尖科技公司都因為鈷礦開采導致員工死亡被起訴。
不僅開采的時候,這些童工備受苦難,這些破舊的電子產品回收回到非洲時,童工也要遭受二次傷害
每年售出的15億部智能手機使用的鋰電子中,只有5%才會被安全回收。電池中使用的化學物質和重金屬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腐蝕并泄漏到環境中。
鋰電池也不是那么的安全,像2017年三星召回250萬臺Galaxy Note 7s的背后是電池故障引起大手機爆炸。
我們現在的大多數電子中都含有聚合凝膠電解質,這是非常易燃的物質。
難聞的水果變成超級電容器
悉尼大學的化學工程師Gomes團隊,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世界上最臭的水果們可以變成超級電容器,為手機、平板、電腦充電。
超級電容器是另一種儲存能量的方式,能將其快速充電并釋放能量,可以在30秒內充電,并且為各種設備供電。
但是市面上現有的超級電容器都是用價格昂貴的材料制成。
而Gomes的團隊將榴蓮和波羅蜜的外殼通過加熱,冷凍,干燥,然后在超過1500℃的烤箱中烘烤。這些食物的外殼部分可以轉變為碳氣凝膠,這是一種多孔超輕固體,具有非常優秀的自然儲能特性。
其他類型的植物廢料也可以用來為未來的設備提供動力。
俄羅斯物理學家 Astakhov將豬草(一種含有會使人皮膚起泡的有毒汁液的雜草)轉化為一種可以為手機充電的超級電容器的原材料。
未來研究人員將會使用這些可持續的超級電容器存儲可再生能源產生的電力,以用于車輛和房屋。
金凱能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合作媒體或互聯網其它網站,金凱能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想了解更多內容,請登錄網站:http://www.naotankang.cn。